叉车等工业车辆的国内标准相对成熟,但也有企业认为现在的叉车标准太多太细,比如连气膜厚度等都作了规定。他们认为管理部门只需要将涉及安全、环保的标准及其检测方法规定下来就可以了,至于其他方面是企业随成本的调节灵活处理的细节,不必xx一致。
多头参与协调难
与物流是个新兴行业一样,物流标准化也是一个新话题,也同样存在多头组织、多头制定、多头管理的麻烦。
上个世纪90年,国内物流行业有明显的发展。到90年后期,整个国家都开始关注物流,其实早在那时,物流标准化的话题就已经被相关部门提上日程。
有一家外资货架企业的总经理就对国内货架安全标准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由于国内货架检测方法没有实现标准化,不同企业采用的标准就会产生较大的差异。例如,有些国内企业生产的货架标示的安全系数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如果按照他们采用的国际标准来检测,比如承重量500千克的货架,可能需要从各个方向施于更大的力量直到其变形,来确定货架可以承受的极限重量,各种检测至少要两三天时间才能完成。他抱怨国内货架企业在进行承重量检测时,只是放了500千克的货物到货架上,只要货架还完好就算达标了。可见,不同标准下的检测方法无论对货架强度的要求还是对生产企业的要求都存在不小的差距。
不过所幸,在标准制定前各方争取主导权,一旦标准制定下来,各方基本没有争议,都会协同执行。
行业发展桎梏
物流行业本身处于发展初期,大多数物流企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对标准不够重视,也是致使物流标准化工作难以快速推进的重要原因。
技术标准通常是从行业自发需求中产生的,标准化的真正动力应该来自于市场而非政1府的行政手段。但在国内,物流概念的兴起也不过是最近20年的事情,行业内的大型企业除了中外运、中储等为数不多的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外,绝大多数都是民营或国有的中小企业,在物流设备制造领域,更是如此。据称,在一些地方,更有甚者,找一亩地拿铁丝网一围便是储运公司,搞辆车便叫运输公司,不明白什么是物流,管理手段落后,运作水平较低。在这种堪比物流作坊式的企业里,谈何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