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粒混凝土因具有轻质、保温隔热、耐火、抗震等优良性能,在工程中的应 用越来越广泛。陶粒混凝土无论是在性能、经济还是环保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是一种应用前景极其广阔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它不仅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等 大跨度结构工程,而且对各种工程结构都具有广泛意义。本文采用长沙地区的页 岩陶粒配制陶粒混凝土,对陶粒混凝土的组成、结构和施工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和理论分析,为陶粒混凝土的推广和工程应用提供指导作用。
按性能分类(1)高性能陶粒
高性能陶粒是指强度较高、吸水率较低、密度较小的焙烧或免烧陶粒。轻集料的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它有xx轻集料、固体废弃物轻集料和人造轻集料之分。根据它们的生成条件及性能看来,可以用来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只有经特殊加工的高性能陶粒。国外一般称它为高性能轻集料,在我国也可称它为高强陶粒。
高性能陶粒是采用合适的原材料,经特殊加工工艺,所制造出的不同密度等级、高强度、低孔隙率、低吸水率的人造轻集料。这种轻集料的某些性能与普通密实集料相似,与普通轻集料相比性能更为优越。
(2)普通性能陶粒
普通性能陶粒是相对于高性能陶粒而言。即它的强度比高性能陶粒略低。孔隙率略高、吸水率也高。但它的综合性能仍优于普通集料。
国外陶粒发展状况1913年美国人海德研制出用回转窑烧制成功的页岩陶粒,这是陶粒的发端 。这一发明1916 年获专利。至 1920 年 ,就巳用陶粒建造了10多座桥梁 。
陶粒在国外较大规模的兴起 ,开始广泛工业性应用 ,是受第yi次世界大战的剌激 。由于当时需要大量的货船运输战争物资,各国 都开始制造水泥船 ,其中主要是美国 。除了船舶之外 ,在第yi次大战中,美、英、德三国为战争运输的需要,也建造了一大批大型陶粒轻集料桥梁 ,到1920年,美国就用它建造了 10 多座大型桥梁 。
第yi次世界大战以后 ,陶粒水泥船的生产渐渐衰落,但受土木 工程和建筑技术进步的影响 ,陶粒总体生产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品 种也仍以回转窑膨胀型蒙古土陶粒和页岩陶粒为主 。同时,它的应用 逐渐由第yi次世界大战中的造船 ,过渡到以桥梁为主的土木工程和 以高层建筑为主的建筑工程两大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 各陶粒生产大国都开始积极发展陶粒 ,20 世纪 6080 年是世界陶 粒的黄金时 。在应用方面 ,主要是桥梁、高层建筑 、采油平台三 大工程领域 ,以桥梁应用最为突出。如美国 19501965 年用陶粒混 凝土建造桥梁 125 座,平均每年17 座 ,1958 年更高达 34 座 。再如
前苏联 ,1961 1980 年用陶粒混凝土建造桥梁 100 多座 。德国同期 也在莱茵河上建造多座跨度 100200m 的超大跨度陶粒混凝土大桥 。
20 世纪 90 年末 ,主要的发达国家的陶粒生产quan面萎缩,但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陶粒产量却有所上升 。这一时期 ,出现了荷兰 “安德粒” 免烧陶粒生产技术 、美国节能多孔式回转窑烧成装备 、 原料向工业废料的转移等新技术 ,将陶粒技术推进到新的阶段。进
入 21 世纪以后 ,传统陶粒生产大国如美国 、日本、英国 、荷兰等,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陶粒产业快 速崛起 ,特别是中国 ,年增长超过 15% 。陶粒的应用领域由传统 的土木工程为主 ,转向以制品为主,陶粒砌块和墙板等对陶粒的需 求大幅上升 ,拉动了陶粒快速增长 ;陶粒的原料由传统的秸土、页 岩转向工业废渣和淤泥 ;陶粒生产装备大型化、生产控制自动化的 趋势更加明显 。
当前国外陶粒已形成五大表性生产技术体系以烧结机法生产粉煤灰陶粒的英国“莱太克”技术体系以回转窑法生产蒙古土陶粒的丹麦 “莱卡” 陶粒技术体系 ;利用烧结机生产粉煤灰陶粒的日 本 “FALight ” 技术体系 ;利用养护仓生产蒸养粉煤灰陶粒的荷兰“安德粒” 技术体系 :以多孔式回转窑生产粉煤灰及有机垃圾陶粒 的美国 “杜罗莱安持” 技术体系 。目前国外陶粒的发展趋向为:原料来源多样化 ,以工业废料 为原料日益得到重视进一步研制和使用新工艺及{gx}设备 ,主攻方向为降低能耗 ;在产品性能上继续向轻质、高强度方向发展 ;应用上除趋向于保温、高层、大跨度建筑外,结构用陶粒愈来愈得到 重视应用领域己从混凝土工程向砌块、墙板等制品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