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产业之所以能够取得高速发展,与这几大因素有密切关系。市场方面,高铁、汽车、消费电子都是传感器广泛应用的领域。另外,在技术层面,由于材料、化学、物理、电子等学科不断发展,微机电系统工艺的日趋成熟,各种能够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多功能传感器层出不穷,为传感器深入市场、扩大规模提供了新的动能。再者就是相关行业政策的支持,此前的“十三五”规划就已经将传感器作为构建物联网社会的战略高地。
如今,国内传感器共分10大类、24小类、6000多个品种,而美国约1.7万种传感器。国外厂商西门子、霍尼韦尔、欧姆龙等公司占有较大份额,国内厂商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远远不能跟上形势的要求。由此可见,我国传感器技术水平与种类数量都与技术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
我国传感技术改进的三大方向
当前,传感器以用途分类,可分为力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而国内传感器技术发展与创新的重点在材料、结构和性能改进的三个方向是:敏感材料从液态向半固态、固态方向发展;结构向小型化、集成化、模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性能向检测量程宽、检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寿命长久方向发展。
从有关人士处获悉,制定的“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年)”有望在2017年一季度推出,政策主要聚焦传感器智能化,文件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和技术发展方向,并确定了以市场应用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政策扶持重点。接下来,可能还将推出传感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