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上岗两会」的消息引发热议,大家都在感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酒店到餐厅再到两会,正在悄悄潜入我们的生活。
不久前,导览机器人亮相国内外博物馆,也引发了网友和媒体的关注。今天,浩霆实业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导览机器人的到来,将给博物馆及相关从业者带来哪些改变?
导览机器人走红背后:解说员供不应求
导览机器人可以讲搞笑段子哄游客开心,会做出可爱卖萌的表情,能摇头晃脑地为大家唱歌,非常受小朋友的欢迎。最近两年,中国博物馆和相关场馆,大有“你追我赶”争相尝试引入机器人之态势,成了博物馆的“新员工”。
导览机器人可以记忆和呈现大量文物资料,能实时与游客互动,这些举动都在提升博物馆的科技范。但博物馆引入机器人,仅仅是为了锦上添花、增强科技感这么简单么?经过一番调研可以了解到,讲解人员的供不应求,也是博物馆尝试使用机器人的重要原因。
国家文物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经各地文物部门年检注册的博物馆总数达到了4873家,相比于1996年的1219 个,翻了近四倍,博物馆文物藏品达3938.32万。仅2017年,博物馆接待观众就达到9.7亿次。相比之下,讲解人员的储备数量却没有同步增长。
这造就了一种现状:一般而言,由于人手有限,场馆讲解员通常只为领导和参观团体提供讲解服务,几乎不面向散客。现状的出现,和讲解员培训周期、工作强度、能力建设等因素限制密切相关。
博物馆短期难以培养大量讲解员。据了解,一家博物馆要培养出一个初级讲解员,仅基础讲解能力的训练,就要历经半年到一年,而一个讲解员要走向成熟,必须能将馆藏文物、遗址背后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这至少需要三五年的历练。
记忆和输出数据恰巧是导览机器人的优势。面对博物馆这样的垂直场景,当输入大量相关内容之后,通过问询的方式,导览机器人可以轻松调用知识,而因为有了云端的共享,知识图谱又可以被大量复制,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协同起来,效率也很高。
长久以来,困扰博物馆的痛点,还有讲解员的编制问题和员工流失率。由于编制有限,博物馆经常要聘用编外人员来扩充讲解员队伍,而耗时耗力培养的讲解员,常常又会因待遇和上升空间受限等而流失,这种问题在地市级场馆中似乎更严重。
近年来,中国也在出台政策,不断推动服务机器人在场馆的落地应用。比如,《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科技创新规划》中就提到,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机器人自然语言对话的服务机器人,降低人员工作强度,提升服务质量。
目前机导览机器人还没有办法做到像人一样灵活,比如难以个性化地处理游客的需求,因此机器人和讲解员更多是协同而非替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