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交友活动扎堆的背后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会在双十一发起系列交友活动。图为一位学生在海报上留名。上海交通大学 刘志颖/摄
  11月8日20点一过,庞强便在微信后台看到了不断弹跳出的回复。“1分钟,500条抢票回复,不到10分钟,参与抢票的人数就超过了1000。”
  这是日前南开大学“告别单身,爱在津南”大型交友活动的预热,院研究生会主席庞强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我们希望这次活动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崭新的社交平台,达到联谊的效果,也能邂逅并收获美好的爱情。”在微信公号推送的文章里,他们承诺参加活动的同学能“认识至少20个异性朋友”。
  “我们学校也有很多交友联谊活动。”在记者随机调查的30所高校中,有24所在本月会有校内或校际的交友联谊活动。
  受访大学生:单身比例占67.46%,45.34%表示没有机会、场合认识合适的异性
  近日,针对大学生恋爱情况,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向1016位大学xx放问卷,本科低年级占38.55%,本科高年级占45.11%,研究生占15.78%。
  其中,67.46%的受访大学生为单身。在选择单身的原因中,45.34%的学生表示“没有机会、场合认识合适的异性”,15.53%的学生表示“没有时间谈恋爱”,15.78%的学生认为“更享受单身的快乐”,还有小部分认为“很难和异性相处”、自身经济和容貌问题成为自己单身的主要原因。
  同时,“课堂”“同班”“社团”成为受访大学生认识异性的主要途径,也有16.09%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宅,没几个异性朋友”。
  对此,大同大学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主任肖海燕表示,在这个月,自己所在的高校也在开展“三天情侣”的交友活动,这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认识的平台,更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会交往的方式。
  面对不敢交往、交往不当、交往不足的现状,肖海燕直言,现在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问题非常大”。“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和困惑参加活动,结合心理学讲座,使他们学会正确表达情感。”肖海燕向记者说明活动的真正目的。
  今年6月,23岁的周沫(化名)结束了自己的本科生涯,大学四年没有谈过一场恋爱让她觉得“也没啥”。
  周沫坦言,自己在一所师范类高校读书,“男生少,优质的男生更少”。尽管学校会开展交友联谊类活动,但她从来都是避而远之。“我们宿舍3个女生都是单身,所以也就习惯了。”周沫补充,“可能我们这一代比较现实,像地域、家庭条件、工作收入,都是要考虑的因素。而且,总觉得大学里大家都很不成熟,毕业后也可能各奔东西。”
  周沫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非常充实。学生会、记者团、专业课……自己也似乎无暇他顾。和周沫持相同观点的占受访者的78.86%,他们认为“大学校园里应该谈场恋爱,但也不是必需的”。
  然而周沫也承认,自己现在似乎并不知道怎么和异性相处。“其实,我要是有个男朋友也会挺别扭的,不知道怎么面对,更不敢想象另一个人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
  面对校园里的联谊活动,45.99%的同学表示“不需要”。对此,郑州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董中煜认为,大学生对于谈恋爱的渴望是正常需求,挣脱开应试教育的束缚,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独立的思想。对于相亲交友类的联谊活动,他们不愿意把这种自然的行为寄托在别人的安排下,而是希望能够更加独立一些。同时,他们对于恋爱又是抱着理想主义的。因而很多人不希望带着目的性去参加学校开展的联谊活动,又或是父母安排的相亲。
  17.74%受访学生表示“受父母和家庭影响比较大,父母的婚姻观念和状态影响着我”
  天津财经大学2014级香港籍本科生侯至儒认为,当下专门的情感教育是比较少的。迫于生存压力,父母疲于工作,和子女相处时间很少。但是他认为,自己父母的家庭观念很重,这种观念渗透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每周家人都会一起“喝早茶”,一家人坐在一起喝茶、吃点心、聊天,就是一种家庭的象征。于他而言,“家是避风港”。
  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的谷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不愿接触异性、不会处理和异性的关系,只要面对异性就会紧张感爆棚,甚至连话都不会说了。对于自己对异性的种种抵触情绪,她给自己定义为:恋爱恐惧症。
  她也曾抱着试试的心态,接受了自己有好感的男生,开始一段本以为会有所改变的恋爱。但男生的邀约让她内心的抵触感越来越强烈,直到和男生抱歉地说了分手。经历了这段为期18天的初恋后,她“再也不想谈恋爱”。
  谷雨的父母因性格不合选择分开。在父母离异后的6年,家里只有她和妈妈。谷雨“早已习惯了家里没有男人”,而妈妈之前几乎不曾和她谈到过有关择偶的话题,至多也只是千篇一律地告诫她:“以后一定不要和像你爸那样的男人结婚。”
  这个暑假,她的妈妈却突然开始张罗着让她谈恋爱。考虑到完成本科、研究生的学业后再找男朋友,还需要几年的相处磨合,等到结婚就晚了。更糟糕的是,如果一直没遇上合适的结婚对象,自己女儿就真成了大龄剩女。眼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有了对象,谷雨的妈妈开始着急起来。对此,谷雨既无奈又不知所措。
  谷雨坦言自己一方面真的不知道如何谈恋爱,另一方面又打心底里觉得谈恋爱是件麻烦事。看着妈妈经历了失败的婚姻,如今又面临着组建新的家庭,谷雨“对恋爱一点好感都没有了”。
  肖海燕认为,家长的言行是潜移默化的示范行为。“家庭教育在人的情感体系中占很大的比例,父母的婚姻模式直接影响了孩子对婚姻观、恋爱观的认识。”
  60.47%的同学认为大学里不该忽视情感教育,“社会性是人的情感构建过程中的必然因素”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指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引起了关注,其中人际交往、情感问题占有很大比例。虽然现在大学生恋爱已经作为一种正常的现象,但在他看来,相应的教育并没有跟上时代。
  对于部分高校开展的“光棍节情侣活动”,熊丙奇表示不xx认同。“表面上的活动并不能起到实际作用,遇到问题的时候如何处理才是最关键的。”
  在调查中,20.9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对异性的好感,只能远观。60.47%的同学对“其实大学里不该忽视情感教育,如何去体会、感知、表达和反馈,不管是友情、亲情和爱情”的观点表示支持。
  就读于深圳大学的陈旖和男友是彼此的初恋,从高中开始到现在大学异地。她说现在和男友见面时间不多,平时就靠社交媒体上的文字来表达,有时候甚至觉得微信的表情更能传达爱意。
  陈旖觉得两个人的恋爱方式是互相摸索出来的,在此之前,陈旖对恋爱一无所知。因此她开始通过关注网络上的人气漫画家的恋爱漫画学习恋爱的知识。这对她来说,算是一种主动的情感教育。
  在初中时,班级有男生跟她表白,老师误会她“早恋”,父母知道后很生气,令当时本就害羞的她对男生乃至恋爱产生了抵触。直到现在,父母也不是很赞成她在大学谈恋爱。而在此次调查中,有7.27%的同学表示,出于种种原因,父母反对或禁止自己在大学谈恋爱。
  “在大学之前人的性格、情感认知已基本成型,那么这时候才来补课,事实上已经出现了能力和情感上的缺失。”贵州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副教授、贵州省心理学学会理事黄亚夫直言。
  黄亚夫指出,一个人在校期间只扮演着最基本的三个角色:父母面前的子女、老师面前的学生、同伴关系中的个体。只要有一个社会角色的缺失,就会造成能力和情感的缺失。
  “一个个人能力很强的人,对环境的依赖度会降低。因此家长不应仅仅关注学习成绩、个人能力,而应该关注个人能力和环境是否匹配。”黄亚夫建议,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教育都应该尽量在成长关键期给孩子更多机会建立和同伴的联系。“社会性是人的情感构建过程中的必然因素,这些活动是必修课。”
郑重声明:资讯 【大学校园交友活动扎堆的背后】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n)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