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瓷器鉴定知识,必须了解唐三彩的工艺特点
唐三彩瓷器鉴定知识,必须了解唐三彩的工艺特点
雄浑绚丽、色彩斑斓的唐三彩,是唐代陶瓷装饰工艺的一朵奇葩。烧造唐三彩的窑址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陕西省的铜川市和山西省境内。作品中的骆驼、马等动物和不同装束、姿态各异、不同民族的人物塑像,以及种类繁多、形状别致的器皿,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精湛雕塑技巧,釉汁溶融流动相互浸润形成斑斓的色彩装饰效果,是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目前的唐三彩仿品很多,根据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仿古的唐三彩艺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dy}类:纯粹仿古工艺品性质的唐三彩,主要在国内的各个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设置的商场销售,购买对象是中外旅客。这类仿品的工艺制作一般很简単,采用模制成型,注重仿品的外表形态,其他细致部分一般不太讲究,用白膏泥作胎,胎体较轻薄,施釉比较薄,琉璃光泽强烈,釉彩色调鲜艳,但彩斑呆滞,欠缺生气。第二类:仿制逼真的唐三彩。这类仿品制作,无论器形、雕塑和釉彩工艺方面都达到很高水平,投放古玩市场以假乱真销售,牟取暴利。这类仿品都是采用传统的模制、轮制、捏塑的技法成型,用高岭土作胎。从外表观察,其器形、人物或动物的神态与真品非常相似。但是,器物成型后的粘接及修坯部位显得生硬粗糙。例如:人物俑的脸部、束腰部分、衣着部分的线条转折比较生硬无力,欠缺精细流畅之感,施釉厚薄不匀,釉色深沉不艳,略有泛黑之感,釉汁没有自然流淌的“五彩斑斓”艺术效果,釉面布满整齐的“开片”纹样。做假者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往往会将这些赝品伪装一番,用泥粉拌胶水粘涂在器物的釉面上,仿似刚刚出土的稀世珍品。


要辨别唐三彩的真伪,必须了解唐三彩的工艺特点。
唐三彩的制作,是用高岭土作胎体,采用模制、轮制及捏塑粘接的技法成型,坯胎阴干后,经800~1000℃的温度烧成素胎。然后,施挂红、白、绿、蓝、紫等多种色釉,经900℃的温度第二次烧制成低温釉陶瓷。唐三彩的工艺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高超的雕塑工艺技巧。唐三彩的雕塑艺术可以形象逼真、神态生动来概括。贵族夫人女俑,体态丰润、悠闲自得、雍容华贵。衣饰的刻画工致细腻,衣服贴身的地方,线条纤细柔和;不贴身的部位,线条粗犷飘逸、潇洒有力,时代特征十分明显。马俑,或奔驰,或停立,或昂首嘶鸣,神态生动、雄健有力。骆驼俑,魁梧挺拔、神情敦厚。唐三彩的雕塑艺术不仅注重形似,更注重体现唐朝人那种充满朝气的时代精神,唐三彩充分体现了唐代艺术家深厚的文化素养。


其二,绚丽华美的釉彩装饰。唐三彩的彩釉属低温铅釉,色彩绚丽华贵,色调变化万千。但是,釉汁在烧造过程中流淌性很大,显得清薄通透。这种色感,不像传统石炭釉那样深沉凝重,是唐三彩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唐三彩的色感特征与雕塑工艺的结合可谓恰到好处,特别是贵族夫人俑,唐代艺术家正是巧妙运用这种活泼流动,然又清薄淡雅、华美艳丽的釉彩装饰,把唐代贵妇圆润、丰腴、雅秀的体态,悠闲自得的神情,薄如蝉衣的服饰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主题形象与艺术装饰xx统一的效果。


其三,自然天成的“开片”现象。唐代的唐三彩主要用作陪葬的冥器,墓里面的温度、湿度变化,往往使器物本身产生一种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釉层与胎体之间的相互收缩、膨胀,使得薄薄的釉层很自然地会剥离和出现大小不一的“开片”纹状现象,这些“开片”纹状看似晒干的“瓜皮”一样,向外微微“翘起”。用3至5倍的放大镜观察,就能够清晰地看出其特有的现象。


精妙绝伦的雕塑艺术,斑斓艳丽的釉彩装饰,自然天成的“瓜皮”状开片,构成了唐三彩特有的时代面貌和神采。这是我国古代陶瓷装饰工艺史上的崭新境界,是仿造者所永远无法企及的。笔者观察过众多唐三彩赝品,它们有的在某一方面仿得很像,但其他方面却露出了破绽;有的外表很像,但却无唐代人的神韵。所以,我们进行唐三彩瓷器鉴定,首先要以唐三彩的工艺特征作为标尺,逐条与具体实物进行对比、衡量,进而综合考察。而唐三彩的时代精神,更是我们识别真假唐三彩的钥匙。
文章编辑:信昶银艺术品鉴定资料库(公众号gzxinchang),旨为大家提供优质的艺术品收藏鉴定知识,每天更新。
郑重声明:资讯 【唐三彩瓷器鉴定知识,必须了解唐三彩的工艺特点】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n)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